Article/Insight

一点资讯:J.D.Power蔡明谈汽车新四化:传统车企起步虽晚,但步伐会较快

【2018北京车展·高端访谈】4月25日,以“定义汽车新生活”为主题的2018北京国际车展正式开幕。本次车展一点资讯特别打造“一号书店”媒体展台,邀请45位企业高层做客,一同品书论道。

汽车“新四化”趋势正推动着整个行业的变革。J.D.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蔡明在接受一点资讯汽车专访时表示,“新四化”趋势在汽车产业革命中赋予了自主品牌新的优势,与此同时面对造车新势力的加入,传统车企虽然在相关智能互联技术上起步较晚,但是依托成熟的产业链管理方法,一旦起步,发展步伐会相对较快。

J.D.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蔡明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一点汽车: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车展可以说是充满了科技感,自动驾驶、智能互联、车载5G通讯等技术纷纷亮相。不仅进口品牌表现积极,自主品牌也不甘示弱。在汽车自动化、智能化的趋势下,您认为自主品牌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机遇何在?

蔡明:其实可以把自动驾驶分成两块,一部分与传统车相关,包括动力系统和底盘系统。在传统技术领域,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相比依然具有一定优势。

但在传统车之外,新技术趋势在汽车产业革命中赋予了自主车企一些新的优势,主要是自动驾驶涉及到的,除了车的方面,还有无线通讯、5G、导航等。在这些方面,整个国外市场还有BAT,包括一些其他的供应商其实都应该具有了一定的系统,比如说科大迅飞的语音识别系统。

对自主品牌来说,可以利用国内的一些公司的现有的技术,比如5G网络;包括国内一些公司的很多专利,比如百度阿波罗计划,都会把很多核心区域开放给自主品牌。其实,国内企业的这些优势,在以后可以转化成自主品牌,在市场上获得更好的表现机会。

一点汽车:怎样平衡智能汽车的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关系?比如走得很快的特斯拉。

蔡明: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的加盟,其实会面临很多问题,首先是行业沉淀的问题。因为汽车行业和其他的行业有一个区别,其实它的产业链非常庞大,怎么样把庞大的产业链整合到一起,然后共同为一个目标来服务,其实这是一个所有新势力造车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而对于传统的车企来说,他其实有一个很成熟的整个产业链的管理方法,所以传统车企而言,虽然起步比较晚,但一旦发力,步伐会相对较快。

一点汽车:所以像传统企业新能源如果起步,您认为发展速度也会很快吗?

蔡明:对,我们叫新能源车,首先主语还是车,定语才是新能源,从消费的角度来说,他不会因为新能源车他就会降低车的要求,首先是一个车,其次才能新能源车。对于传统的车企来说,他所做的就是把新能源搭载在这个车上面。在新势力造车问题上,在一段时间内,新势力造车可能会遭遇一定的瓶颈。

一点汽车:今天有很多的新能源汽车来参展,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蔡明:我觉得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是一个好事,充分竞争之后,可以加速它的发展,消费者也可以更有竞争力的价格买到相应的产品。所以我觉得从竞争角度来说,从资本市场进入一个新势力造车行业,能够推动整个企业的发展。我觉得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也是一种压力,也迫使他们以更快的速度,去跟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趋势。我觉得从这两个角度来讲,对于整个产业来讲是一件好事,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大部分的新能源车会遇到一定的问题,或被收购,或者消失,因为市场的供需的关系,决定了最后不会有这么多厂家存在于这个市场。

一点汽车:新能源造车还有什么问题呢?

蔡明:从我们的调研里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车消费者抱怨最多的就是车异味的问题,这是排在第一位的。对于新能源车一样,同样也会抱怨这个问题。然后就是很多噪音的问题,中国消费者对于车的安全程度是要求很高的。新能源车主不会因为新能源车而降低对车的要求,同时新能源车的抱怨电池衰减的问题,续航里程过短的问题。很有趣的是,新能源车主比传统的汽车抱怨的更多,因为很显然,随着新能源车电池驱动下降,客户对于风噪路噪的抱怨会更多。

一点汽车:所以他们所反馈的信息肯定会促进新能源车的改进吗?

蔡明:其实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个反映是针对新能源车的质量,我们J·DPOEWR还是做了一些活动,我们其实在这个方面,我们走在了一个比较相对领先的位置,可以获取更多的客户的数据,来得到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感知质量的一些信息。

一点汽车:买新能源汽车除了特斯拉,是否可以在众多的自主品牌进行选择?

蔡明:在新能源汽车上自主品牌还是有一些自己的特有的优势和技术,包括比亚迪和北汽,这些在市场上表现还是不错。但是回到之前说到的国内的新能源车其实和自主品牌的差距还是在传统车上,比如说操控和车内的材质使用。涉及到新能源这一块,我们和其他的国际品牌,也处于一个相同的一个水平,属于同一个起跑线。

蔡明:如果把传统车方面存在的差距问题解决,自主品牌车可以超越进口车?

蔡明:其实在传统车里面的问题比如说动力组成和座椅音响等,其实我们和合资品牌是在同一个水平上,其实从市场销量可以看到,过去两三年,像上汽、吉利长城等等整个市场销量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增幅,而且全国自主品牌车的销量也达到了50%的一个市场份额。从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中国的自主品牌,正处在追势的一个水平。

一点汽车:有人估计股比放开后,国企就会受到很大的利亏。从这个消息出来,国内的股价就下跌了,中国如果不抓自己的技术,就被扼住自己的喉咙,你对这个怎么看?

蔡明:一方面会带来中方利润的削减,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来看,股权的分配上会处于一个劣势,比如说像前面的DBC,上海通讯,股比中方也是占大多数的。但距股比彻底放开,目前的时间表是2025年,还是有一定的缓冲时间。按照市场的发展趋势,2025年我们就也可以和外资进行一定的竞争。

其实股比放开后,中国的车企也是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且股底放开对不同的企业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区别。对于豪华品牌来说,股比放开的话语权也会高一点,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自主品牌超过国际品牌,我觉得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点汽车:刚才说到其实最近几年很少看到关于路线之争大篇幅的报道,比如说插电混合,还有混动,还有纯电,您怎么看这个趋势?

蔡明:首先电动化肯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但是怎么样去电动化,是通过纯电还是燃料电池,或者说是其他的替代方案,就我个人来看,路线还不是特别的明朗。这取决于哪一种技术有突破性的发展,因为当前各种的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电池驱动,面临问题的就是续航里程,基础设施,国家电网的电力支持,燃料,还没有加新站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存在的,哪一条路线能够尽快地突破这个问题的限制,主要就是看未来的一两年哪个方面的技术有一个新的发展。

一点汽车:是否会有一个技术出现而倒逼市场?

蔡明:是这样的,比如说燃料电池有一个解决的话还有电池这一块,你能解决,或者有其他的替代的方式迅速地突破,有一个很成熟的模式,他就会走在前面,主要看哪一项技术走在前面。

一点汽车:去年政策提出燃油车取代燃油车,从长远看来你觉得能取代吗?

蔡明:从我的感觉,他并没有表达无论是政府还是实际的益处,因为我们看到禁售燃油车,但是如何定义燃油车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个很明确的说法。但就我感觉,纯内燃机驱动的形式,肯定是会越来越少,而且按时间表来说,2025年2030年用其他的方式取代纯内燃机驱动是有可能的,因为无论对燃油的依赖,还是对环境保护的方面来说,不可能纯内燃机彻底被取代。从标题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过度夸大,但是从趋势来讲,内燃机会消失来讲我觉得这是一个趋势。但是就时间表而言还存在一定的变数。

一点汽车:今年吉利收购奔驰的股份掀起了轩然大波,大家对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在国内合资,持有观望的态度,你怎么看?

蔡明:中国的企业走出去我觉得是一个必然趋势。首先现实一点,中国现在的产能是过剩的,所以如果消化过剩的产能走出去是一个方法。另外,从技术来讲,我们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在各方面非常的接近,从目前来看,其实我觉得自主品牌,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其实从软件硬件来讲,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实力,所以我觉得是必然的。

一个企业发展的话,你一定是立足本土市场,做大做强自己的市场,这是一个本土企业全球化的一个趋势。对于中国车企来说,其实最重要的是,你要对这个市场充分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成,他对于车辆的感知是一个什么样的感知。就像我说的,中国的消费者对于车辆的敏感度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噪音方面。10个调研问题中有6个问题都是有关使用类的问题,车载的蓝牙难以使用,配件难以使用,储物箱难以使用等等。

美国的消费者更关注的是车辆的车辆难用情况,所以你一定要根据当地消费者的偏好来推出你的产品,所以这个其实对中国车企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中国的车企基本上90%的经历都立足于国内的市场,一旦走出去,消费者的喜好发生变化,你怎么样根据消费者的喜好的变化,对自己的产品做适应性的变化。

一点汽车:你怎么判断2018年汽车行业的走势?

蔡明:我觉得2018年还是有一个增长,和2017年会有一个同样的情况,从新能源车来讲,所有的增幅都有可能会放缓。我相信自主品牌在2018年的表现,会比2017年更好,因为我们看到了更多的自主品牌,推出了新产品。自主品牌的每一台推出,都是一个跨越性的进步,我觉得会是一个加速的进程,我对2018年的走势充满信心。

一点汽车:有人预料自主品牌的经营表现会有一个增幅,您怎么看?

蔡明:其实自主品牌,表现好的时候非常好,表现不好的就惨淡经营。刚才说的新势力造车,60多家进来之后市场过于饱和。大浪淘沙的市场选择让更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更有竞争力,这是一个良性的发展。

一点汽车:如果是其他的自主品牌企业,在海外筹资建厂会比较容易吗?

蔡明:我觉得建厂和合资,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性质。从一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奔驰的角度,其实也无可厚非,除非他要保护自己的专业技术,所以吉利不管怎么样,他是和奔驰一个竞争关系,所以他这种保护,我觉得是正常的。但是建厂不一样,因为建厂在当地投资,无论是美国和欧洲,建厂会产生新的就业机会,产生新的纳税。全球其他国家会由于政治因素不让你进入,而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市场化的国家来讲完全都是支持的。

Industries we Service